乾隆五十五年(1790),以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进入北京,参加乾隆皇帝八十寿辰的庆祝演出。随后各徽班陆续进京,其中著名的三庆、四喜、春台、和春被后世并称为“四大徽班”。徽剧与北京的剧种融汇,最终于道光年间衍变成为以西皮、二黄两腔为主,兼具唱念做打表演体系的京剧。
前门西河沿街正乙祠 :
正乙祠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纯木质结构的古戏楼,相传它是明代的古庙。清康熙年间,改建为戏楼。
《同光十三绝》是晚清画师沈容圃绘制于清光绪年间的工笔写生戏画像,该画作参照清代中期画家贺世魁所绘《京腔十三绝》中的戏曲人物,用工笔重彩绘制而成。